2012年,在美丽的青岛,一家名叫“易来”的小公司诞生了。创始人是4个对技术狂热的理工男。
那时,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对“颠覆式创新”的顶礼膜拜,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开始以无可阻挡之势,重构、重塑着传统的制造业。在这一片热浪之下,姜兆宁和他的创业团队,选择了智能照明这一赛道。
那时的智能照明,还是有钱人才买得起、或者技术发烧友才会玩的新鲜玩意。11年过去了,如今的智能照明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不再陌生。然而,系统不稳定、产品质量故障及安装售后等问题,成为智能照明进入普通家庭的重重关卡。
▲姜兆宁接受古镇灯饰传媒专访
而姜兆宁和他的易来,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9月4日,易来正式推出全新子品牌“Yeelight凌动”,旨在让智能照明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此,古镇灯饰传媒特别采访了易来智能照明CEO姜兆宁,分享Yeelight凌动及易来在智能照明领域的发展规划。
古镇灯饰传媒:
易来基于何种考虑,推出Yeelight凌动子品牌?
姜兆宁: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智能照明行业大爆发的时刻即将来临,广大的传统照明服务商亟待智能化转型升级,“Yeelight凌动”应势而生。
Yeelight凌动在内部策划筹备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初心就是让智能照明不再阳春白雪,下沉市场。传统照明经销商能够在短时间的培训后,比较轻松地进行产品的销售,且安装调试、后续维护更简单省事,降低照明经销商做智能照明的门槛。
古镇灯饰传媒:
Yeelight凌动选择经销商的条件有哪些?
姜兆宁:
一是有创业之心。智能照明与照明有较大的差别,就像互联网之于移动互联网,需要商家有极强的学习进取欲望。二是希望经销商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渠道和分销拓展能力。
古镇灯饰传媒:
您认为,经销商在选择智能照明厂家时,应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姜兆宁:
厂家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
如果说传统照明行业更多地比拼制造效率、制造能力的话,智能照明比拼的是技术积累。品牌方愿不愿意投入资金?投入研发?如此,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技术过硬,不出问题。这也常常影响后续是否有客诉、售后的关键所在。
古镇灯饰传媒:
易来和Yeelight凌动的研发投入如何?
姜兆宁:
每年的研发费用约占8%-10%以上的营业额,这个研发力度是非常大的。目前,公司已公开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80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86项以上。这些专利,都是围绕着智能照明如何更稳定、更可靠去布局。
比如:Yeelight凌动就源自易来在智能照明领域的独创技术SLISAON®凌动技术。当时,我们就是为了解决智能照明关灯离线的问题。目前,已有数百万用户优先选择使用了SLISAON®凌动技术的智能灯。我们用“凌动”做一个新品牌名称,也体现了易来对技术的重视。
古镇灯饰传媒:
Yeelight凌动如何赋能经销商?
姜兆宁:
第一个阶段,用比较简洁明快的产品线,让经销商能够很快地切入智能照明。很多传统照明经销商,对智能照明存在畏难情绪。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卖智能,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第二个阶段,让大家知道智能照明是可靠、稳定、好用的。过去,许多经销商在向智能照明转型的过程中,踩了很多坑,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如可靠性、稳定性等,让大家对智能照明心生顾忌。我们希望通过易来的产品和品质要求,证明选择有实力、负责任的厂家,智能照明是可以做到用户满意,没有售后的。
第三个阶段,对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商家,将易来高端品牌Yeelight Pro下放,让商家有学习进步的机会,生意越做越大。
古镇灯饰传媒:
智能照明玩家众多,易来有何独特优势?
姜兆宁:
首先,易来在智能照明这个赛道是长期主义投入的,每年8%-10%以上的研发费用。二是易来非常注重情义,讲究与经销商、合作伙伴的共赢,注重整个生态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割韭菜。这也让我们在业内建立了非常不错的口碑。
古镇灯饰传媒:
智能照明行业不断迭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姜兆宁:
以前,智能照明是少数有钱人,以及部分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可以自己DIY或调试的人才能享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人人都可以买得起、用得上、都会喜欢的产品。因此,渠道的深度和广度就变得非常重要。
这需要让更多的经销商能够非常容易地了解产品知识,并且身边就有人能够就地服务,就地销售及展开相关培训。如此,才能把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大,行业蓬勃发展。所以,下一个阶段,智能照明将不再是阳春白雪。
古镇灯饰传媒:
易来最初以智能单品起家,到目前做全屋智能照明,这对企业的能力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姜兆宁:
技术方面自不必说。易来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的优势和独特的DNA,我们几个创始人都有在国际大型通信公司工作的经历,技术沉淀深厚。其次是在渠道网络和服务能力上,如何更适应中国的特点,将好的产品分销到千家万户。因此,渠道管理能力和品牌能力,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两个重要核心点。
古镇灯饰传媒:
如何看智能照明未来发展趋势?
姜兆宁:
在高端智能照明方面,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完全不弱于国外品牌,甚至在客户体验、技术上都已经远超海外同行。在高端市场,我认为会出现大量传统有线体系和智能体验转成无线体系这么一个可能性。
其次就是在下沉市场。这几年,通过抖音、小红书种草等众多的传播手段,三四级乃至县城乡镇市场,很多消费者了解了智能照明,并且主动寻找智能照明产品和服务。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未来将有很多的传统照明门店,转型成为智能照明门店,特别是在县级市场这一层。
文:向芳红
编辑:海堂薰
编审:知音
稿件整理:古镇灯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