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安光电、阳光照明,还有哪些上市照企“灯二代”强势出圈?

 二维码 15588
发表时间:2022-08-17 12:00来源:古镇灯饰传媒

微信图片_20220817101159.jpg


30多年以来,中国照明灯饰行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小店铺到大市场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与神话。

当前,在整个中国经济大环境中,“二代接班”已成为共同关注话题。而在照明行业,也存在着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开始接过父辈手里的大旗,他们与上辈有着同样关于灯的理想,却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理念,因时势发展、岁月变迁,他们被慢慢地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被称之为“灯二代”。

本期以上市照企“灯二代”为聚焦点,小古对多家上市照明企业的“灯二代”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究他们是如何接棒担起企业重担,接下来又将朝着哪个方向进攻?


三安光电

在二代接班日趋年轻化的今天,林志强作为二代上位并不算年轻。2017年7月,43岁的林志强成为三安光电新任董事长,这也意味着三安光电创始人林秀成对其子委以重任。


三安光电董事长林志强(48岁)

林秀成不仅是闽南一带有名的企业家,更是一位传奇的商业人物。而林志强的履新,正处于三安光电多事之秋。在三安光电董事长交替之际,有媒体报道牵扯出三安光电的政府补贴及订单存在一些问题。顶着父亲的光环,肩负起深陷质疑的企业,林志强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管理经验,林志强很快带领三安光电走出质疑。

2021年,林志强带领三安光电实现营收125.72亿元,同比增长48.71%;归母净利润13.13亿元,同比增长29.20%。此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创下三安光电营收历史新高,亦意味着我国LED照明行业百亿级企业阵营再添一员。

梳理林志强48年的人生轨迹,确实像一个充满主角光环的电影剧本:17岁考入海军指挥学院经济管理专业;21岁本科毕业后进入家族企业三安集团;37岁担任A股上市公司三安光电副董事长、总经理;43岁担任三安光电董事长;48岁就将三安光电做到营收百亿。

林志强表示,接下来,三安光电将在稳定传统LED业务的同时,一方面,调整高端产品结构占比,提高毛利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射频前端、电力电子、光通讯等化合物半导体集成业务。随着高端产品结构占比提升与集成业务体量的增长,相信三安光电收入和盈利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2022年,三安光电将围绕两个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开展经营:一是三安光电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升级,提升Mini/Micro LED、车用产品、植物照明、红外紫外等高端产品的结构占比,持续巩固LED龙头企业优势地位;二是三安光电将顺应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规划,依托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研发经验和优势,大力拓展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业务,快速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林志强看来,未来2—3年是三安光电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公司将聚焦集成电路业务的快速拓展以及LED高端产品结构占比的持续提升。为此,三安光电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客户前期拓展已逐步完善,规划产能布局已在实施。


02 阳光照明

1975年,阳光照明正式成立。彼时,陈洁森担任阳光照明董事长,也是在这一年,陈卫出生了。

阳光照明董事长陈卫(47岁)

据观察,阳光照明现任董事长陈卫便是“子承父业”最典型的案例。1996年,21岁的陈卫从杭州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几经考虑之下,他最终决定成为阳光照明的一员,从阳光照明基层做起,一步步迈进管理层。阳光照明创始人陈森洁作为第一辈照明人代表已退居二线,陈卫于2014年3月接任。当然,像陈卫这样继承家业的董事长在上市照明企业中并不多。

在陈卫担任阳光照明董事长的前5年,阳光照明的年度营收以惊人的速度连年上涨。数据显示,自2014年到2018年,阳光照明的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51亿元、42.58亿元、43.93亿元、50.38元、56.16亿元。但2019年至2021年,阳光照明的营收则下滑至53.16亿元、48.21亿元、42.64亿元。

据悉,早在2015年,陈卫就调整了国内运营战略,提出了“新阳光、新起点、新发展”的理念。2016年至2021年,阳光照明的国内销售业绩分别为7.48亿元、7.92亿元、10.11亿元、12.57亿元、9.61亿元、7.52亿元。作为灯二代,阳光照明董事长陈卫自接班以来该公司的总体发展可圈可点。


03 聚飞光电

与林志强一样临危受命的还有邢美正。2018年5月,聚飞光电董事长邢其彬病逝。同年6月,年仅24岁的邢美正接任聚飞光电董事长一职。然而,在接手之前,作为“少东家”的邢美正却从未接触过“家业”。

聚飞光电董事长邢美正(28岁)

据公开资料显示,邢美正自2017年7月从英国巴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于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担任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FAE工程师,2018年7月至今任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聚飞光电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LED领域深耕,坚持技术自主研发,公司技术及产品质量始终在业内保持领先优势。除了原有业务,公司也不断进行新业务拓展。邢美正表示,公司车用LED业务发展势头强劲,车用背光LED已经在国产及很多合资品牌的仪表和中控上使用,进入了全球供应链。公司的车规级Mini LED背光光源,已取得多个自主品牌汽车的项目,业务进展顺利;车规级Mini LED直接显示模组,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

针对公司股份长期处于下跌状态,邢美正认为,市值管理首先要搞好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防范公司的经营和投资风险,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和公司形象;其次,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每年现金分红等方式切实回馈股东;再者,公司会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健全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不断提升公司透明度和内在价值,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相信公司的股价和市值会因公司经营规模和业绩的稳健增长而步入良性的轨道。


04 *ST雪莱

2007年,从瑞士留学回来的柴华,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赚得了第一桶金。独自在外奋斗五年后,2012年,柴华回到父辈的企业,担任证券投资部部长,对整个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自此开始了一段新的征途。


*ST雪莱总裁柴华(40岁)

“随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一直在变化、调整,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阵痛,到底由怎样的人来接手这个企业,这给我们家族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家族唯一的男生,这是一种责任,我必须回来承担这种责任。”柴华曾如此说道。

在柴华看来,他们这一代和父辈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父辈一代只有本土化的管理能力和视野,新一代则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据悉,当前*ST雪莱内部正在大胆地启用年轻人,很多90后已经成为*ST雪莱的核心骨干,这些新鲜血液无疑给*ST雪莱带来新的活力。

经过对行业的熟悉、了解,柴华逐渐意识到,在LED产业的惨烈竞争下,*ST雪莱亟需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为此,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ST雪莱成立全资电子商务公司,全面促进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现电子商务公司内部分工明确,有天猫运营部、商城运营部、产品开发部、市场支持部、仓储物流部,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的平台包括有天猫、京东、亚马逊、1号店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以及兰亭集势、香港金诺等海外网购平台,且在各大电商平台均有不错的销售业绩,佛山雪莱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在电商极速发展的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作为“抗疫明星股”的*ST雪莱2020年紫外线消杀业务取得近五年最好业绩,但2021年相关业务收益却同比回落,公司二级市场行情亦处于震荡之中。作为公司总裁,柴华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将为紫外线消杀业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公司业绩增量将源于应用场景的不断延伸和拓展。据其透露,公司紫外线消杀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产品已上市销售,未来亦有望拓展至货运物流,以抢占未开发的空白市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接下来,二代们将如何抗风浪、迎挑战,或许这是他们还要继续学习的课题。未来的舞台终归还是属于他们的!我们期待看到这批灯二代继续成长,带领各自的企业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THANK YOU---

整理/编辑:许愿

编审:知音

稿件整理:古镇灯饰融媒体中心


联系方式

——

zongbianban@163.com

0760-22343456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中兴大道南1号华艺广场主楼区第21层

关于我们

——

古镇灯饰传媒创办于2002年5月22日,是中国照明产业一家面向全国的智库型行业传媒机构,担任广东、河北、四川、福建等多地政府产业顾问和多家照明上市公司战略顾问,涵盖传媒、智库、活动、投资等四大业务板块,影响力遍布全球。

扫描二维码关注
“古镇灯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