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木林森、东山精密、瑞晟光电等LED封装企业再次发布调价通知,本轮涨价幅度均在5%-15%不等,大部分企业调价产品覆盖度也从单一产品扩大到全系列产品。
早在今年6月古镇灯饰传媒产业研究院已发布《十几家LED企业集体涨价!厂商:满产状态却“做多亏多”》一文,而后几个月时间并未见涨价趋势有所缓解。
古镇灯饰传媒产业研究院认为,今年涨价主要归结于疫情期间企业为谋生存,逐步进入历史价格谷底,当市场需求与产品价格同时抵达谷底时,则需通过涨价恢复正常盈利水平。
欧普照明在半年报中指出,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公司的盈利水平将可能因此出现波动。公司品牌溢价能力较强,将通过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升制造和供应链效率等方式消化成本波动影响。
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均具备消化成本波动的能力,当前涨价的苗头已不再单一指向原材料上涨。
当产品价格回升后,各大企业的业绩表现如何?增长能否立竿见影?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随着LED封装/背光模组产品持续涨价,相关企业的经营业绩也迎来了好转,如木林森、兆驰股份、万润科技、聚飞光电、芯瑞达等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其中芯瑞达增长幅度达到44.56%。
但并非所有企业调整价格后便能摆脱业绩的下滑,如LED显示屏代表——雷曼光电,上半年营收实现5.27亿元,同比下降14.51%;归母净利润为-683.02万元,同比下降124.89%。
而东山精密、联创光电、鸿利智汇则是上半年营收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方面实现了增长。
总之,控制价格并非企业谋求盈利、操控市场的手段,无论何时企业均应以健康发展为目的,通过积极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立足。